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>乡村学校少年宫

        乡村学校少年宫应消除隐性不均衡

        来源:   编辑:黄茜   时间:2015-06-15

          暑假到了,“学生去哪儿”又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。在往年,农村学生没有条件像城市学生一样参加各类兴趣班,只能三五成群地在住处附近的山地水塘玩耍,又或是到网吧等娱乐场所打发时间,这既可能构成危险,也可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。自2011年以来,国家实施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,这一状况逐步得到改善。目前全国已建成25000多所乡村学校少年宫,2000多万农村孩子从中受益。

          “孩子的事比天大”。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,就能使这件“大事”落到实处,农村孩子不但可以过一个安全的假期,还可利用假期时间培养兴趣,推动身心全面发展。这正是教育均衡化的切实举措,让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站在较为一致的起跑线上。

          当然,教育均衡不等于简单的平均主义,乡村学校少年宫由于缺乏专业师资,其教学质量可能会稍逊于城市少年宫。我们不应因此而得过且过,任由这种 “隐性”不均衡代替原来的“显性”不均衡。笔者建议,这除了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之外,农村学校少年宫也可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点,多开办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学习项目。比如,江门的多个乡镇有扒龙舟的习俗,并已形成较有影响的文化品牌,本镇本村中就有不少扒龙舟的好手,甚至是非物质遗产传承人。乡村学校少年宫就可利用这一资源,让平时难有机会接触龙舟的学生了解一下龙舟文化,甚至一尝扒龙舟的滋味。在此过程中,既让这项传统文化得以传承,也使学生受到本土文化教育,更加热爱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。

          另外,还可调动“三老一少”的力量。所谓“三老”就是退休老教师、老干部、老党员,而“一少”就是在外地就读的大学生。这些人群的文化素养相对较高,也较有社会阅历和经验,有些还有一技之长,同时,他们对本土较为熟悉,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较顺畅,也较能捕捉到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。邀请这些人员加入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师资队伍,定能提高其教学质量。

          总而言之,相关方面应重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师资队伍建设,真正把这个服务农村学生的基地办好,使之成为少年儿童的好去处、素质教育的好载体、同学交流的好平台、师生沟通的好场所、家长放心的好地方。(江城子)

        打印】 【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