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除杂草枯枝、铲运淤泥碎土……8月14日,在韶山乡新联村一处破损倒虹吸管施工现场,该村10多名党员、干部切实将“心连心走基层、面对面解难题”活动转化为促进农民增收,粮食增产的实践行动,冒着烈日,组织力量抢修倒虹吸管,清淤除障,解决村民亟需的水田灌溉问题,助力乡村振兴。
从科学管理农事考虑,此时段正值韶山乡1700亩晚稻拔节幼穗分化的生长关键期,19000亩一季稻孕穗灌浆时期,这是全年秋粮产量形成的重要期。针对近段持续较长时间的高温且没有效降雨的实际情况,该乡不等不靠,开展抗旱自救,通过精心安排、全心服务、细心储备抗旱物资等措施,组织各村及时抢修险渠,疏浚塘坝,搞好水稻和秋收作物种植管理,全乡迅速掀起高温抗旱保收新高潮。
据了解,该乡党委、政府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这一主线,高度重视抗旱保民生工作,积极动员、部署10个行政村切实做好抗旱保民生工作,对河道淤积段进行及时清理,抢修出现险情的渠坝,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检修涉及农业排灌的线路、水泵,确保旱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开展自救,尽可能减少群众经济损失,实现粮食稳产增产。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干部深入田间地头,为抗旱抢种工作提供农技、农机、水利等方面的技术服务保障,千方百计开辟水源,充分发挥现有的水库、河坝、山塘等水利资源,引导种粮大户、科技示范户和村民科学用水、节约用水、循环用水。为有条不紊应对抗旱工作,各村提前备储水泵、电力电缆水管等一些水利设备物资,全面做好应急抗旱工作。截至目前,该乡已投入抗旱人数500余人次,准备大小功率水泵80余台,抢修水渠400米,同时动用挖机4台,开挖清淤灌溉道4000米,清杂12车次。(韶山新闻网 阳丽辉)